很多肺癌患者就诊时,一诊断为晚期,就以为无药可救了。但实际上,我们所说的晚期肺癌(这里特指非小细胞肺癌),是一类个体差异性较大的人群。患者的病理分型、基因状态和转移灶数目、累及器官等的差异,使得患者的生存预后呈现较大程度的异质性。因而,对这部分人群,也应该采取个体化治疗的原则,而不是“一棍子打入地狱”。
晚期≠终末期 放疗≠姑息
传统观念里,晚期肺癌的治疗是以化疗、靶向治疗等全身性治疗为主,放疗只能针对骨、脑、肾上腺等转移灶起到姑息性治疗的作用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,在部分晚期肺癌患者中,放疗绝不仅仅是一个姑息治疗、减轻症状的角色。恰当地运用这种局部治疗手段,可以给部分患者打开一个疾病缓解的时间窗,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生存的希望。
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“寡转移”的概念。
寡转移:这是1995年就提出的概念,指晚期肿瘤患者仅出现较少远处转移的状态,通常指5个以下转移灶。诊断最初即存在的少量转移,或全身治疗后的残留转移灶、或全身治疗中仅有少量病变进展,都属于寡转移。寡转移患者的预后不同于广泛转移者,前者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的局部治疗(如根治性剂量的放疗),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,甚至有潜在治愈的可能。
版权所有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Copyright ? 2017
备案号:沪ICP备06052085号-1 沪卫(中医)网审【2015】第10199号
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http://beian.miit.gov.cn